首页    技术文档    碳化硅单晶加工对晶片表面质量的影响

碳化硅单晶加工对晶片表面质量的影响

浏览量:0
创建时间:2024-07-17 14:34

研究背景

     半导体功率器件在电力电子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,特别是在人工智能、5G通讯和新能源汽车等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,对其性能要求的提升。

 

     碳化硅(4H-SiC)因其宽禁带、高热导率、高击穿场强、高饱和漂移速率、化学稳定性和抗辐射能力等优势,成为制造高性能半导体功率器件的理想材料。然而,4H-SiC的硬度高、脆性大、化学惰性强,加工难度大,其衬底晶圆表面质量对大规模器件应用至关重要。

 

     因此,提高4H-SiC衬底晶圆表面质量,尤其是去除晶片加工表面损伤层,是实现高效、低损耗、高质量4H-SiC衬底晶圆加工的关键。

 

实验

     实验使用物理气相传输法生长的4英寸N型4H-SiC晶锭,经过线切、磨削、粗研、精研和抛光等工序加工,并记录了各工序中C面和Si面的去除厚度及最终晶片厚度。

 

图1  4H-SiC晶体结构示意图

 

图2  经不同加工工序4H-SiC晶片C面和Si面去除厚度

以及加工后的晶片厚度

 

     通过晶片几何参数测试仪、微分干涉显微镜、原子力显微镜、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和纳米压痕仪等设备,对晶片的厚度、表面形貌、粗糙度和机械性质进行了全面表征。此外,高分辨X射线衍射仪用于评估晶片的晶体质量。

 

     这些实验步骤和测试方法为研究4H-SiC晶片加工过程中的材料去除速率和表面质量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支持。

 

(未完待续)

 

 

 

最新资讯 / Latest News

排行榜 / Leaderboard